一对多的社群方式更容易形成以社群运营人员为核心的强信任,强链接关系,是社群是人的集合,当三人成众时,用户的行为就更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。《乌合之众》里说:所谓乌合之众,就是说再聪明的人都有傻的潜质。一旦融入一个群体,你就会传染上他们的动作、习惯以及思维方式,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。初级的社群人员可能每天在拉群,发公告,解答问题,在社群里进行话题活跃等工作,一天24小时在线,像极了人工机器人客服。
只有产生规模效应之后,这个岗位才会有更大的价值和更大发展的潜力,如果只有几个群,那么可能还不如自己找到一个切入点发起一个社群,进行运营。这过程中一定是伴随着标准化以及工具化。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社群运营的工具层出不穷。而选好工具的基础一定是围绕着目标设计好标准化流程之后,明确哪个环节可以采用工具的形式进行运营。当然,这里还有一个关键,就算是使用工具,也要有温度有人味,不然最终用户感觉到的可能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。
一定是基于数据或用户洞察出发,最终回归到数据。所以在社群运营的过程中,需要明确在某个环节什么数据出现了一定的问题。最终采取运营动作之后,这个数据有了什么样的变化,后续是否还可以继续优化,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。拿给用户发消息这件事情来说,可以从消息触达率,消息的点击率和参与率(转化率)这个环节来看,但是消息触达率可能在消息链接内难以统计到,所以这个过程就需要工具化来进行数据统计,为后期优化提供数据支撑。
可能都会收到一份标准化的社群运营的手册,这可能是前面几任的智慧结晶。只需要按照这个社群运营手册进行运营之后就可以达到及格水平,但是仅仅是及格的水平。如果想要优秀,仍然需要自己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去优化步骤。但是每个人的运营风格不同,每次面向的人群也存在差异。所以在这过程中,需要结合自己对于用户的感知,结合数据,结合对于用户的洞察在这过程中,最终找到最合适社群运营的方法。
进入加入一个社群,每个人都是抱有目的性和需求的,如果当他在这个社群里面能够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,他就会保留这个群。可以是案例共享、资源对接、内容输出、专业分享、干货资料分享等。能帮助我们很好的管理群成员。如果是学习类社群,可以借助一些打卡的工具来提高群成员的参与度,拉升整体的活跃,比如:每日打卡学习和安排点评。